王明明:展现士人的天人合一
浏览量:187.0万次
发布时间:2018-03-21 14:35
来源:
作者:
王明明:1952年出生于北京,山东省蓬莱县人。自幼酷爱绘画,儿童时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几个国家展出,曾获世界儿童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七十年代,王明明长期刻苦学习和创作,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诸名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1978年考取中央工艺美院未入学,同年调入北京画院从事专业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曾在北京、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出版多种个人画集。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他被北京市委授予“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天才离不开勤奋
如果说,能够成为一位画家,三分天赋,七分勤奋。王明明在绘画上的天赋确实远超旁人。年仅六岁的他,便凭借作品《西游记》获得国际奖项,其作品相继到比利时、印度、阿根廷、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地展出,在画界有“神童”之誉。但在王明明看来,他能走上绘画这条路与父亲的培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王念堂出生于山东蓬莱,早年喜好书画,17岁到丹东,后又转到沈阳。当过学徒,做过职员,还与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办过杂志,与书画界的朋友们研究书画,但因生活所迫,只能去搞实业。1948年王念堂到北京后就开了家造纸厂,但还是惦记着心中的梦想,于是,便把自己的夙愿寄托在儿女身上。王明明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循循善诱和着意培养下,参观展览、观察生活、遍访名家。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有父亲带着去画的写生,也有父亲的命题画作,还有吴作人、李苦禅等大师手把手画下的课徒稿。虽然,从学画至今,王明明没有进过一天专业学院,但总结他的艺术历程,他认为:“我虽然失掉了一些学习机会,可是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这些所得是我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对我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我的童年时期,父亲非常明智地带我去拜访很多大家,可是没有让我去追随某一个人,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他让我跟这些老先生学习了一些方法——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他说,任何人都有长处,你只要能够学到这些长处,你每天的收获都会很大。”
三年困难时期,王念堂被下放到很远的工厂去劳动,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培养王明明兄弟姐妹七人的雄心和责任。“文革”期间,家里被抄,父亲却对他们说:“你们哪里都不要去,课余就在家练书法、画画。”最终,王明明等兄弟姐妹中有四人搞艺术。与此同时,王明明以超乎寻常的勤奋广泛涉猎,从一次次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技艺和创作。“文革”开始,16 岁的王明明进入了北京手扶拖拉机厂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向蒋兆和、周思聪、卢沉诸位老师学习。在刚开始进行正规训练的时候,能遇上这几位老师对他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这些专业画家给他改画、讲评作品; 他跟着老师们一起下乡写生, 去大车店、去郊区煤矿体验生活, 弥补了自己在绘画语言和题材方面的欠缺。所以他说, 无论从创作写生方面, 还是深入体验生活方面, 几位老师的指导对他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让他在绘画技法和修养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很快走上比较正规的绘画创作道路。
2011 年正值王明明60 虚岁,他别出心裁地举办了“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作品均为王明明6 岁至13 岁之间所作。这些作品是大师的提携和心血,更是父爱母爱的结晶,王念堂先生把这些作品精心收藏50 余载,这个展出是对慈父夙愿的回报,也是对自己艺术道路的一次回顾。
追求情景交融
王明明的恩师周思聪评价他是“一个聪明的老实人”,“聪明却不狡猾,老实却不愚笨”,这句中肯、精练的评语准确概括了王明明的人品和画风。
1977 年恢复高考,王明明考取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时他业余画了很多装饰画, 所以有意进入装潢专业,但却被分配到特艺系( 壁画专业)。思索再三,他选择了不去入学,而是在老师周思聪的引荐下,半年后加入了北京画院,成为一名专业画家。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从学画到现在走的路,完全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完成的,重要的是还有名师的指点, 他们的点拨让他悟到很多东西。20 世纪80 年代初他真正开始进行创作的时候, 主要以画现实人物为主, 但很多画作都有老师的技法痕迹和用笔特点。他经过反复思索, 觉得想要和老师们的风格区别开来, 必须从题材的改变来入手。所以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古典人物题材方面进行挖掘,第一张作品就是杜甫的《兵车行》。
王明明认为,自己在创作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传统技法的吸收, 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和领会, 毕竟中国传统艺术中讲求书画同源的核心创作思想。出于对水墨艺术的爱好, 从小王明明对于传统的东西就学习得非常多,他最喜欢明四家、石涛、八大山人, 还有任伯年、吴昌硕, 他广泛地涉猎和吸取他们的营养, 这些画家的技法对他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他着意表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 如屈原、竹林七贤、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展现他们的风骨, 以情景为主,描绘人物闲逸、安静的情趣和意境。他的画作最注重的就是情景交融, 把这些古代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表现在画面之中, 这也是几十年他始终在探索的内涵。
寻找丢失的传统
2000 年,48 岁的王明明被任命为北京画院院长。他主持策划了以关注环保为主题的“绿风——情系奥运,关爱家园”大型主题展览,让沉寂已久的北京画院的画家们兴奋不已,纷纷拿出自己的满意作品。接着,“远山在召唤——南召胜境北京画院作品展”、“大匠之门——北京画院作品展”……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展览极大地调动起画家们的创作激情,数次组织北京画院作品赴冰岛、伊朗、马来西亚、日本、希腊等国家举办专题展览,既让画家们开阔了眼界,又为北京画院的发展和文化建设、交流创造了机遇。
2002 年他提出兴建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建议,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北京画院美术馆终于在2005 年9 月正式落成开馆。在他的主持下,美术馆相继举办了“近现代院藏精品展”、“20 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白石造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展”等。值得一提的是20 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讨、出版画册等形式,总结历史上未被发掘的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展示相关研究成果。近十年间,相继推出王雪涛、陈半丁、于非闇、李可染、傅抱石、董希文、吴作人、蒋兆和、石鲁、周思聪等近代美术家的系列个展。
北京画院还编辑出版了《20 世纪北京绘画史》,系统整理了北京地区20 世纪以来的绘画历史,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此外,北京画院还成立了“齐白石国际艺术研究中心”和“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出版《齐白石研究》《大匠之门》《自家造稿——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画稿》等。作为老牌国办画院,北京画院曾经涌现出优秀的一批艺术家。如何使人才队伍继续保持当年的精英性是当前画院尤其是老牌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北京画院从招贤之举中摸索着出作品、培养年轻队伍的经验。自2002年以来,北京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有突出成就的青年画家,充实和扩大专业画家队伍,目前已招收青年画家近三十名,包括王沂东、袁武、雷波、莫晓松、白羽平、马琳、南海岩、蔡玉水、彭薇、王冠军等,为画院增添了创作活力。
在王明明看来,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经过西方文化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已经把传统的文脉一刀刀割断了,“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是通过西方的艺术和西方的观念来改造传统的中国画。时至今日,中国画的传统和人文精神已经丢失了,中国艺术家已经丧失了对自己文化自信,西方艺术的观点方法进入到了我们的骨髓里面。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是中国画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中国画的元素是什么?中国画的根本是什么?不同于西方美术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什么?”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文化教育诸方面已深入人心,“比如我们的教育,完全用西方教育模式,利用几何形体、色彩、写生。经过这些训练,再拿起毛笔就无从下笔了。现在的很多画家拿着毛笔去画素描,山水、花鸟画家拿着毛笔也不用讲用笔,文房四宝在现在中国画中的作用被变轻或废止,中国画的传统被遗弃。可是,画家们却已经习以为常。”讲起对中国画传统的态度,他甚至有些痛心疾首,“我们在回顾20 世纪美术大师作品的时候,因为多年的冷落,大家变得失落和无所适从。这些大师完全是沿着中国画的传统,有限度地加入一些西方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他力主举办了一批二十世纪美术大家的展览,为的就是能够唤起画家们对这些作品的关注和艺术经典的回归。他认为,这才是当今中国画坛应该认真梳理的精髓所在。
文 | 福贵